从头再来(12)
第(3/4)节
个梳着马尾辫的女孩子。
她的球打得非常好,一看就是从小受过严格训练的人,比刚才练球时的那两个十七中的女同学要强多了。
他因为不太适应她刁钻古怪的球路,又害怕暴露了自己的超能,打起来缩手缩脚的,很快就输掉了第一局。
他看了一眼下面坐着的陈洁云和徐佩瑶,抱歉地朝她们笑了笑。
第二局开始后,他完全掌握了对手的技术特点,开始发起有力的反击,同时失误也减少了许多,扳回了一局。
看到陈徐两女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他心里松了一口气。
第三局那个三中的女同学就更没有机会了,柳侠惠没费多大的劲儿就赢了她。
她是哭着走下球场的。
她心里最感到委屈的是,自己明明发挥得非常好,可是这个讨厌的家伙却能把一个个的死球给救活。
柳侠惠见她哭得特别伤心,不禁有些心软。
不过他打球主要为了帮他心爱的陈老师的好朋友徐老师,不可能同时照顾到这个女孩子的情绪。
赢了第一盘后裁判告诉他可以休息十分钟。
他坐在球桌旁边的一个长木凳上,拿着陈洁云递给的一个黄绿色的铝制水壶喝水。
这个年代这种‘军用水壶’在老百姓中很流行,学校的学生外出搞活动时每人的肩膀上都会挎一个这样的水壶。
徐佩瑶不在跟前,她忙着去指导其他十七中的选手去了。
柳侠惠忽然看见了好不容易挤到前排的张鹿萍阿姨,还有她女儿杨秋兰。
他有些犯难了。
她们两个是来看杨秋华比赛的,没有料到柳侠惠会被选为三中的选手上场比赛。
此时她们正呆呆地看着他发愣。
杨秋华刚刚赢了第一盘。
从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来判断,他今天打得特别好。
柳侠惠有些为难了:要是等一下碰上杨秋华,该不该把他击败呢?一方面是他心爱的陈老师的好友徐佩瑶,十七中若是输了比赛张主任肯定饶不了她。
另一方面是他心爱的张阿姨的儿子,他若是输了可能就进不了省乒乓球队了,张阿姨家就相当于失去了一个留城的名额。
真是好为难啊。
柳侠惠决定先问清楚情况。
他装作无意走到张阿姨身边,蹲下身子在她耳边轻声问道:“张阿姨,杨秋华他只要得了单打第一名就能进省队吗,还是要三中赢了团体比赛他才能进省队?”张鹿萍回答道:“他只需拿下单打第一名就够了。
”她不知道柳侠惠为什么要问这个。
她刚才和女儿用力往第一排挤,无暇观看柳侠惠的比赛。
她以前见过柳侠惠打球,他的水平可能连她都打不过,根本就没有想到他能击败她儿子杨秋华。
柳侠惠决定了:他要为十七中争取团体比赛的胜利,同时又要把单打第一名留给张阿姨的儿子。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他比赛时必须时刻掌握着双方几个主力队员输赢的局数和盘数。
此时杨秋兰正站在她三哥身边用毛巾给他擦汗,没有注意到他,观众们也被另外两张球桌上的比赛吸引过去了。
柳侠惠的第二个对手是一个三中的一个男选手,他比刚才那个女选手要厉害一些。
柳侠惠因为既要分心观察其他几个球台的胜负情况,又要掩饰自己的超能,打得相当吃力。
最后他仅以两分之差赢得了关键的第3局。
因为是循环赛,谁先出场谁后出场对最后胜负都没有关系,组织者并没有硬性规定出场的先后次序,差不多是哪两个选手有空就让哪两个上场。
柳侠惠费了好大的精力去控制自己比赛的速度,尽量避免和杨秋华过早地相遇。
他成功了。
他第三盘的对手是三中的另一名女选手。
这下子他彻底放心了,因为根据现在的战况,只要他和杨秋华都赢了下面的对手,并在最后的对阵中赢杨秋华至少一局,就能保证十七中赢得团体赛的胜利。
所以他第三盘打得特别轻松,完全放弃了进攻,只给对手放高球。
因为他的超能,接对方的扣杀几乎不费什么劲儿。
可是观众们不知道底细,觉得这盘比赛精彩极了。
一个女选手在大力扣杀,而男选手则东奔西跑,疲于奔命。
他们大声地喝彩,一起为这名勇敢顽强的女选手加油,就连庄则栋都激动得站了起来。
最后这名女选手因为连着两次扣球失误,丢掉了这盘比赛。
现在其他的比赛都结束了,只剩下杨秋华和柳侠惠两人最后的较量了。
他们个人的比分都是3胜0负,团体赛十七中比三中领先一盘。
如果杨秋华以2比0战胜柳侠惠,三中就能赢得团体比赛的桂冠,他自己也能获得单
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