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超越游戏】(72-74)

第(3/12)节
娅说道,「重要的是,

    你并没有说谎。你的迟疑,恐惧,和不安,如果只是为了编造故事来骗 我的话,

    那演技也太好了。」

    「而我的合作者从观察者变成了故事中的角色,无论是真的撞鬼了还是仅仅

    是『以为』自己撞鬼了,这样的转变和发展,与你的心态和情绪,正是可以丰富

    我的课题的绝妙内容。我还有一些问题,需要你仔细想一下,尽可能地提供细节

    给我。」

    接下来,奥丽维娅非常详细地将那一晚的遭遇的每一个细节都反复地询问,

    分析,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下纷飞。一段可能不到三分钟的对话被她从各个方面

    都解析,拉着我讨论了足足四 十分钟。

    「 都市传说,灵异故事,大多时候都是社会心理的一种产品,一种折射。不

    同的群体, 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时代,所形成的群体意识,他们所忌惮的,所惧

    怕的,都会产生相应的故事。70年代的西联,在家长之间最流行的一个小小的都

    市传说是这样的:万圣节那晚,小男孩在邻里的街道上敲门要 糖果。他来到一家

    陌生人的房子时,那家人给了他一个糖苹果。小男孩开心地回家后,一口咬了进

    去,口中却一阵刀割的剧痛,开始大哭。当他的父母连忙来检查满口 鲜血的小男

    孩时,发现糖苹果里有一片锋利的刀片,剖开了小男孩的口腔与舌头。」

    奥丽维娅兴致盎然地对我娓娓道来:「这个小故事的流传之广,甚至让整个

    西联相当数量的家长约束自己起的孩子,在70年代的好几年内,都禁止孩子们参

    与万圣节的要糖习俗。若是你检查那个年代这种性质的犯罪数据的话,会发现这

    种担忧基本上是没有事实根据的,跟惧怕连环杀人犯而不敢出门一样荒唐。但是

    它反映出来的却是70年代的群体意识: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让失业率与犯罪率都

    大幅度上升,曾经安详平和的街道邻里突然多了许多险恶 不详的意味。富人住在

    最安全的小区里,穷人根本无暇担心这种『小事』,而忧心于后一代的未来的中

    产家庭们,正是最 容易被这个故事所影响的群体。对于社会原子化的本能反应,

    对于外来者的惧怕,对于媒体上色彩日渐浓厚的犯罪案例报道,也许都是产生了

    这个简单却有效的故事的原动力。」

    我极感兴趣地听着奥丽维娅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解剖这些 都市传说的

    来由,它们共有的要素,与所产生的效果。不得不说,我也确实运气不错,遇到

    了一个专家了。

    「回到『午夜的便利店』上。你所形容的那个男人,他的形象明显是个流浪

    汉或者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也许也是个瘾君子。我揣测一下便利店员工的心理,

    这三者想来都位列最不受欢迎的来客之范吧?再加上夜班经常会只安排 一个人值

    班,在这种氛围下很 容易就能够产生一些特定的惊悚故事。既然是便利店员工的

    故事,那里面的恐怖角色由这种员工们最不愿意应付的人为原型,也是理所当然

    的。」

    奥丽维娅瞄了我一眼,继续说道:「但是,这些都是我猜测中『故事』所产

    生的诱因而已。而在你身上,却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到底是遭遇激发了故事,还

    是故事的情节成真了......」

    美人陷入沉思中,直接无视了我。我只得无奈地挥了挥手道:「奥丽维娅,

    我知道这是个让你很沉醉的课题,但是咱们把注意力放在这个已发生的现实上好

    吧?现在,咱们假设一下,如果我遇到的那个人确实就是故事里的那个角色,而

    且确实是个超自然的怪人,那该如何?这种因缘而生的故事里,运气好的像我遇

    到的那种,只要拒绝就能安全,运气不好的,好像只有死路一条。而且,若是这

    个故事是真的——我在亲身体验之后,很难不这么认为——你不觉得这个世界阴

    森了很多么?有了一个就肯定会有更多的。01.cc」

    要是能用我那 半吊子的道术也就罢了,眼下位面压制如此强劲,身体又这么

    孱弱,遇到那种不讲道理就是要杀人的鬼怪,那就真的扑街了。

    奥丽维娅托腮说道:「这倒是。不过没办法,如我所说,这些故事大多都是

    为了反映出某种社会心理或者现象而生的,目的就是为了产生恐惧或者共鸣。要

    是 都市传说的结局都是『然后一个僧侣和牧师出现,把鬼消灭了』,也就失去了

    它原本的目
第(3/12)节
推荐书籍:姐夫的逆袭姐妹间的较量-亲子诱惑重生诡情之我是谁谈古论今之扑倒老鸨子不语妻子的绽放误入陷阱的小茉莉(冤家斗冤家之六)茹母含新2022年世界怀被老公球友因奸成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