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小子升仙记】-第三、四章 (剧情、武侠、伦理、修仙)
第(6/11)节
装备精良、甲坚兵利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其间,陆川数次出兵与之正面交战,
都占不到明显便宜。陆川深知这是块硬骨头,便扼守要道,筑起了防线,主力坚
壁不出。反观鲜于荣也是两头吃瘪,他若攻城,陆川就会骚扰他,他若攻击陆川,
就得防备城中对他的突袭。
数天之后,朝廷的召令来了,皇帝对有功之人依次论功行赏,尤其是对降将
赫连海的封赏,加封其为西平郡公,赏赐相当之高。可见为了拉拢人心,对更多
的敌国将领形成示范效应,古代格外封赏是通用的做法。于是在战役关键之时,
掌握着军中机密的赫连海,把大西国前方的屯粮重地位置出卖给了大夏军。赫连
海来投时,大西军的粮草屯聚在上庸,这个消息让整个大本营意识到,一击制胜
良机已到。大喜之下,沐子阳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偷袭之事。
会上有人提议派精锐骑兵袭击上庸,但是若白天行军,不利于影藏意图不说,
且鲜于荣手里骑兵更多,一旦被他的斥候发现,恐没达到上庸就被半路阻截了。
于是众人渐渐的倾向于夜间行军,不过对此仍然有顾虑,如此粮草重地,对方必
有重重设防不说,长途奔袭,因为士兵在漆黑中走着走着,就会 迷失方向,会产
生恐惧,恐惧会传染,然后发生夜惊、营啸这种迅速导致全军崩溃的恶性事件。
面对军心所虑,陆川献上了亲手绘制的地形图,并且标上了险关重隘。陆川
来到的这个平行世界,虽然地名叫法略有 不同,但都是华夏大地,所以山川河流
自然是对得上的,在小艺的帮助下,加上他在战场上得到的信息,花了一个晚上
便绘制出了方圆几百里内的详细地图。古人行军打仗也有着自己的舆图,但是在
落后的条件下,地图只能表明大致方位,远没有陆川献上的详细。
沐子阳大喜,传令留将军曹葵和云中子、长史 司马秀子守城,亲率陆川、管
豹、韦邵先等领8千精锐骑兵,部队带足了火箭等纵火器械,士卒每人都额外携带
了柴禾干草一束,全军打上鲜于荣军中的旗号,人衔枚马缚口,趁夜从小道疾驰,
沿途诈称奉鲜于荣令前去加强守备,骗过大西军的盘问,沿途竟然顺利的穿过了
大西军防线,没有被发觉。
既抵上庸,大夏军立即包围大西军营寨,从四面纵火围攻。大西军毫无戒备,
一片混乱,至拂晓时,贼虏守粮将领陈述见沐子阳所带士卒兵少,集结部队,出
营布阵,企图反扑。危机时刻,管豹一马当先率军迅猛冲击,打的陈述退回营中。
陈述这一败,就把他麾下部队的士气给败掉了,反之却更激发了大夏军的勇气斗
志。于是沐子阳率军趁势继续猛攻营垒,千弓齐发,把火箭一片片的直泼入敌营
内纵火。上庸火光和隆隆的战鼓声,惊动四野。大夏军诸将奋发,争先搏战。讨
寇校尉韦邵先,先登破寨,攻入营垒,斩杀陈述。至此,全军涌入上庸,大举纵
火,尽焚大西军的存粮。浓烟大火冲天升起,预告着上庸已破。
瞬息之间,战场态势迅速扭转。粮草被焚,这给鲜于荣大军带来了极大恐慌,
使大西军诸军将士人人失色。前线不利的消息很快传至大西国朝堂,震惊朝野,
皇帝鲜于达通不得不罢免了鲜于荣领军的职务。并且征求朝臣的意见,战事不利,
文臣的声音占据了上风,他们大多数都倾向于讲和,于是大西国不得不暂时放下
身段,派出使者开始游走于大夏国朝堂上下。
大夏国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胜利,但是前线开销巨大,导致国库日渐空虚,而
且大西国在西边抵御塞外胡掳的骑兵军团尚在,若是两国陷入持久的战争,这对
双方都不利。所以经过数次的讨价还价,两国最终达成了约定,白城拆毁退还大
西国,大夏国军队本来就在河西岸无法长久补给,选择退回白水东岸,两国以白
水为界,西边归大西国,东边归大夏国。大夏国本来就不是挑事的一方,现在将
防线有长河推到白水,属于占了便宜,于是握手言和,选择罢兵。长达 三月有余
的战事,以大夏国的胜利宣告结束。
白城是战略要地,拆毁之后大夏军开始班师回朝,返回国都夏阳城,沿途受
到了大夏国子民们的热切欢迎。年轻的将士们带回了胜利,也带来了一时的和平,
他们喜迎王师,夹道欢迎。尤其是沐王府小王爷沐子阳,他初出茅庐名不见经传,
却表现出了为将者的智慧和
第(6/1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