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的路彷徨:枕边的陌生人(同人)05
第(6/16)节
心开始出汗,我紧了紧手掌,想给她个鼓励。
“而与杨隽你的情况,最相似的就是发生在1977年美国的卡门龙夫妇案。”
“1977年5月19日,27岁的卡罗去探访朋友。路上她搭了个便车,车上是一家人,男主人卡门龙,妻子叫珍尼斯。半途中,她被卡门龙夫妻强制带到了一个屋子的地窖里。”
“卡罗清楚记得卡门龙把她脱光(一丝不挂),一条鞭子抽打在她的身上。
以后每天,卡罗总是先被毒打一顿,然后光着身子吊在门檐上,脚尖仅仅踮到一点点地面。卡罗刚开始还拼命挣扎。卡罗最初的一段时间完全生活在黑暗之中,卡门龙特意用金属做了一个双层头罩和像棺材一样的箱子,她在里面不能吃、喝、听、看,更没有衣服穿。卡门龙是一个虐待狂,他崇拜古代的奴隶社会,长期沉迷于带有暴力倾向的色情文学,他把卡罗当成自己的俘虏,而自己就是奴隶主。
从卡罗的身上,他得到了征服感和占有感的满足。”
“卡门龙疯起来的时候会把光着身子的卡罗的头按在水里,直至几乎窒息,或者接通电线,或者用手扼她的脖子。而光身鞭打是每天的家常便饭,有时卡门龙还拍下卡罗的裸照,然后在家里冲洗。每当卡门龙折磨卡罗的时候,他就会变得异常兴奋。卡门龙还想出了千奇百怪的主意来实施自己的虐待欲,包括在地下杂志上剪下一份据称是出售灵魂的契约,强迫卡罗签下。他还在卡罗的阴唇上穿了一个洞,说这是他们的“结婚戒指”,并说希望有一天可以和她生孩子。当确定卡罗不会试图逃跑时,卡门龙决定要和卡罗结婚。自此,卡罗有了更多的自由,她可以每天去洗澡、干家务活,甚至允许她出外慢跑,而卡罗每次总是会回来。
一些邻居也开始看到了卡罗,他们都以为她是这家的保姆。”
“1980年,卡罗甚至可以到外面打工。实际上已被绑架了三年的卡罗这时有许多机会可以逃跑,但是她并没有这样做。卡罗被囚禁了7年,直到卡门龙的妻子珍尼斯突然良心发现,加上嫉妒卡罗的“得宠”,帮助她逃离了这个地狱。
难以置信的是,卡罗在回到自己的家以后,还一直打电话给卡门龙,他哭着企求她回来,而卡罗向他保证决不起诉他,甚至声称爱卡门龙。直到卡门龙的妻子珍尼斯离开了卡门龙,找到了一个心理医生,他们聊了将近2个小时,珍尼斯把故事全部说了出来,心理医生报了警。”
“84年11月,卡门龙被正式逮捕。在法庭上,主控官描述了卡门龙最喜爱的一部电影,片中讲述了一个虐待狂绑架了一个年轻的姑娘,并把她变成一个顺从的性奴。这个女孩最终变得忠心耿耿,甚至为她的“主人”牺牲了生命。主控官试图以这种戏剧化的形象,向陪审团证明卡门龙如何深受这部电影的影响,而卡罗也和片中的女孩一样,被卡门龙完完全全洗了脑而丧失了个人的意志。此外,压在卡罗身上的是一种无形的恐惧和枷锁,因为害怕报复,所以她一直不敢逃走。”
当焦老师在讲述卡罗的遭遇时,杨隽一直在发抖,我从椅子上站起来,坐在了杨隽的床边。一只手仍与杨隽十指相扣,另一只手紧紧抱住杨隽,杨隽蜷缩在我的怀里。
听到卡罗被阴唇上打洞,被关在狗笼的时候,杨隽开始颤抖。我用脸颊抵在她的头发上,一手抚摸着她的背脊,在她耳边说:“没事没事,我在我在”
她空着另一只手,紧紧拉住我的衣服。靠着我更紧了些。
焦老师继续说道:“据心理学者的研究,情感上会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若遇到类似的状况,很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综合征,通常有几个特征”
“一是人必须有真正感到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二是最关键的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认出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
“三是除了加害者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
“四是人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而通常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会经历四大历程”
“一是恐惧。因为突如其来的胁迫与威吓导致现况改变”。
“二是害怕。垄罩在不安的环境中,身心皆受威胁。”
“三是同情。和挟持者长期相处体认到对方不得已行为,且并未受到『直接』伤害”。
“四是帮助。给予挟持者无形帮助如配合,不逃脱,安抚等;或有形帮助如协助逃脱,向法官说情,一起逃亡等。甚至站在一起作恶”
“而随着研究发现,减轻以上几个条件的力度,仍然可以在人之间形成一些轻重不一的斯德哥尔摩效应,被伤害人依然会经历程度不一的四大历程,最后形成程度不同的对加害人的异常情结。”
“有熟悉心理知识的人,会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利用这些斯德哥尔摩效应,用在好的方面,可以拍出像肖申克救赎这样的电
第(6/16)节